耀西日語小教室 天氣之子?星之聲?可以把「の」翻譯成「之」嗎?翻譯日文時需注意的事情 耀西小編 編 2022年02月05日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無論是日本小說、漫畫、日劇或動漫的作品名稱,我們常常看到「X之X」這樣的中文翻譯,因為我們知道「の」有「的」或「之」的意思,所以將「の」直接翻譯成「之」看來很合理。而「の」前後都是漢字的話,經常直接沿用原本日語漢字,例如「天気の子」翻譯成「天氣之子」,「流星の絆」翻譯成「流星之絆」等等。這樣的翻譯真的能夠精確表達原文的語意呢?看前後的句子來判斷是否使用「的」或「之」 由於「之」給人的感覺是較為生硬的,並不是所有「の」都適合翻譯成「之」。應該用看前後的句子來判斷是否使用「的」或「之」。以下拿幾個作品來說明一下吧! 以新海誠的作品「天気の子」 和「ほしのこえ」來說,「天気の子」的「子(こ)」通常是用在小朋友身上的,是比較可愛的語氣。而中文「之子」是一種生硬的用詞,可能在新聞報導或正式的文章上才會看到,例如「董事長之子」、「首相之子」等,所以「天氣之子」顯然和「天気の子」這樣的可愛的標題相差甚遠。而「ほしのこえ」無論是「ほし」或「こえ」都是特地用平假名寫的,也是強調可愛的感覺,如果把它翻譯成「星之聲」的話,感覺像是研究太空無線電波之類的專業學術作品吧。 我認為「天気の子」可以翻譯成「天氣的小孩」,「小孩」一詞更能夠精確表達日語的「子(こ)」,而「ほしのこえ」則可以翻譯成「星星的聲音」,因為無論是「ほし」或「こえ」都是口語,而且是小朋友都能理解的簡單的詞。就好像如果我們說「ㄒㄧㄥ ㄓ ㄕㄥ」,小朋友應該滿頭問號吧,不過如果說「星星的聲音」小朋友也比較容易聽懂。「の」的部份因為這裡都是用口語化的用詞,所以都翻譯成「的」就可以了。 有川浩的「空の中」「海の底」也是一樣,無論是「空の中(そらのなか)」或「海の底(うみのそこ)」都是口語,怎麼翻譯的人都這麼偷懶的直接把「の」翻譯成「之」呢。而且如果翻譯成「空之中」的話,「空」到底是很空的空還是天空的空都不太清楚。我覺得翻譯成「空中」和「海底」都比「空之中」和「海之底」好多了,「空の中」或許也可以翻譯成「在天空裡」吧! 宮下奈都的「羊と鋼の森」的官方中文翻譯則是「羊與鋼之森」,雖然沒有上面幾個例子來的那麼不自然,不過相較於「森林(しんりん)」這樣的漢語詞彙,「森(もり)」這種和語通常聽起來比較口語,會有比較貼近生活的感覺。如果翻譯成「羊與鋼之森」,會有一點生硬的感覺。而「羊(ひつじ)」和「鋼(はがね)」也是和語,倒不如翻譯成「綿羊和鋼鐵的森林」應該更能接近原文的意思。 說到新海誠,「君の名は。」的中文官方翻譯是「你的名字」,這個翻譯沒什麼不好,但原文特地加了「は」表示疑問句,而「君」一詞給人的感覺是和同學說話,不如翻譯成「同學你的名字是?」是不是更好呢?不應直接沿用日本漢字 湊佳苗的「花之鎖」也是很草率的翻譯,「鎖(くさり)」在日文裡面是「鏈條」的意思,但在中文裡面「鎖」是「鍵(かぎ)」的意思。如果直接翻譯成「花之鎖」,我們很難聯想到這裡指的是「鏈條」。「花の鎖」我倒是覺得可以翻譯成「草花鏈條」之類,中文的「的」是可以省略的,其實也不一定要把日語「の」翻譯出來。 另外東野圭吾的「流星之絆」 也是同樣的道理,「絆」一詞在日語裡面是「友情」、「友誼」之類的意思,而根據國語辭典,中文「絆(ㄅㄢˋ)」用在名詞的話,是「勒馬的繩子」的意思,根本無法表達日語「友情」、「友誼」之意。當然現在可能不少臺灣人知道日語「絆」指的是「友誼」,但也不能把它當作中文使用吧!如果是我,我會翻譯成「流星的友誼」。耀西晴天文化館的商品都是如何翻譯的? 雖然說很多作品的官方中文翻譯都有點問題,不過我們網站也只能以官方翻譯來標示商品名稱了,不然怕客人找不到商品...。基本上日文書籍以臺灣出版社的中文版翻譯為主,日文遊戲則是以「巴哈姆特」網站的中文翻譯為主,如果都查不到中文翻譯,我們才會自行翻譯喔。 Tags: 日語 翻譯 現實中真的有人說「ですわ」這樣的語氣助詞嗎?日本人對於用詞習慣的刻板印象 動漫、日劇,甚至小說中的人物常常都會使用刻板印象較為明顯的用詞,這主要是因為不同的用詞習慣都會有不同的刻板印象... [看法律學日文]日本國籍法中日文對照 日本國籍法中日文對照... 耀西小編 點我看更多 ⟶ 留言 回覆 留言功能只限於 登入 後使用,如果您還沒有 耀西晴天文化館 的帳號,請先完成 註冊 才能留言喔。